平板式甩干机因卸料方式等的不同,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生产规模较大,滤饼含量有严格要求或对滤饼的洗涤有一定要求时,一般可选用下部卸料或自动刮刀下部卸料的三足式、平板式甩干机。转鼓直径以1000~1250mm为宜因这种类型的平板式甩干机,转鼓容积适中,分离因数为500~800,相对而言可获得含液量较低的滤饼,且也可获得较好的滤饼洗涤效果。当转鼓直径达1500mm时,由于转鼓强度等问题,而不能得到较高的分离因数,影响滤饼的含液量。使用下部卸料或自动刮刀下部卸料方式,工人劳动强度低,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生产需要。
2、在小规模生产或做中间试验的情况下,应考虑选用较小转鼓直径的下部卸料平板式甩干机。如每天的生产批量不多时,也可考虑选用人工上部卸料的平板式甩干机,因这种类型的甩干机结构最简单,价格最便宜,对物料过滤性能变化的适应性好,改变操作时间和工艺最为方便。当作为中间试验机时,在转鼓转速的选择上,应考虑今后生产规模所选用工业甩干机的操作参数,以便为日后生产规模放大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应考虑今后放大时合适的卸料方法,以便验证新产品对卸料方法的适应程度。
3、对于固相颗粒较细、固相浓度较高、对滤饼的含液量又有较高要求时,可以选用带有撇液装置的下部卸料或刮刀下部卸料的平板式甩干机。因当物料进入甩干机转鼓后,固相颗粒形成滤饼层,表层滤液由于滤饼层较层较厚及滤饼的比阻力系数高,导致滤液透过滤饼的速率大大降低,此时采用撇液装置将表层滤液吸出,从而提高了甩干机的生产能力,滤饼经甩干后可以使含液量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
4、平板式甩干机用于纺织品或纤维脱液时,应当选用人工上部卸料的平板式甩干机。选用的转鼓直径应尽可能的大而分离因数可低一些,因大直径转鼓可增加每批的装料量,以提高生产能力。同时,对于易脱水的纺织品类物料也不必选用高分离因数的甩干机,以节省投资和操作费用。当用于小零件的洗涤脱液时,一般选用下部人工卸料的平板式甩干机,分离因数也可适当低一些。
5、当生产规模不大且是间歇批量生产,或产品的品种经常变化,或用于分离的产品对固相颗粒外形有较高要求时,也可选用人式上部卸料的平板式甩干机。
6、当分离滤饼较疏松,使用气流输送管道不易堵塞,生产规模较大又不希望滤饼与外界接触时,可考虑选用自动抽吸上部卸料的平板式甩干机。在选用这类甩干机时,需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抽吸气流输送对物料的适应性;二是辅助设备较多,系统配置成本较高;三是所分离的物料,固相颗粒物理性能需稳定,生产规模较大时才适用。
7、当选用刮刀卸料形式时,应谨慎考虑滤饼的卸料性能,并根据滤饼的黏性、可压缩性和坚硬程度,正确地选择刮刀的宽度、形式、刮削方式及驱动形式等。如此物料无工业规模使用经验,而滤饼又较坚硬或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可压缩性时,建议进行模拟试验,以保证甩干机卸料形式选择的正确性。
平板式甩干机较多采用滤布作为过滤介质,以捕集固相颗粒,获得含固量较低的滤液及含液量较低的滤饼,实现固-液的分离。由于过滤介质的种类众多,捕集效果差别很大,而不同的过滤介质其本身的比阻力也有较大的差别,使用后的洗涤再生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选定甩干机机型的同时,应根据物料的性能和分离要求,正确合理地选择过滤介质,才能确保所选甩干机达到预期的分离要求,平板式甩干机的过滤介质除滤布外,也有部分选用金属类滤网等形式。过滤介质的选用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首先应考虑过滤介质组成材料的防腐要求,根据所分离物料的化学性质,选择相应的过滤介质组成材料。
2、被过滤物料为较粗的结晶颗粒,且晶料粒径分布均匀时,可选用捕集孔径较大的单丝纤维编织滤布或金属丝网、条网等过滤介质,以有利于降低滤饼的含液量,提高甩干机的生产能力和过滤介质的再生效果。
3、被过滤物料为中等颗粒,且料浆浓度较高时,可选用斜纹或缎纹织法的工业滤布及孔径较小的金属丝网等作为过滤介质,以保证固相颗粒的回收率。此外,斜纹或缎纹织法的工业滤布及孔径较小的金属丝网作为过滤介质也有助于降低滤饼的含液量。
4、甩干机被过滤物料所含的固相颗粒较细,但料浆浓度较高或中等;或被过滤物料所含的颗粒虽颗粒不细,但粒径分布范围较宽时,为了确保固相颗粒的回收率,应选用捕集效果较好的平纹织法的工业滤布,且滤布的紧密度应较高。
5、甩干机滤布型号的确定应按所分离物料的颗粒粒径及分布范围来确定,一般在选择滤布型号时应稍大于所要截留的颗粒粒径,在过滤的最初阶段会有少量的小颗粒穿滤,但当所截留的较大颗粒搭桥形成滤饼层后,就可消除穿滤现象,有助于提高过滤效率。
6、 甩干机滤布一般建议选用单丝双层复合滤布,过滤面经砑光处理,以避免细小颗粒堵塞滤布,提高滤布的再生性能。
www.cn-dk77.com |